大数据时代下的大数据技术非常火,而大数据的基石是基础架构,也可以说是云计算。而超融合是云计算的一个细分场景。很多人对云计算不陌生,但对超融合云可能不慎了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什么是超融合云,应用场景如何,企业在使用时又应该注意什么?
云和 HCI 的关键是将资源虚拟化到承载各类业务的虚拟机,而对于私有云,超融合可以简化部署和管理,从而降低成本并节省资源。
借助混合云,超融合可以更轻松地将私有云、基于 HCI 的云、标准的企业级 IT 基础架构,与公有云进行集成。对于云服务提供商,超融合云能够减少或消除资源使用干扰问题,即一个租户占用了其他租户的资源。
通过快速扩展,云能够及时响应商业需求,快速评估,并加速 IT 资源自助服务。然而,使用传统数据中心架构的私有云则很难实现这些优势。超融合能够使私有云更像云,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快速扩展。
与典型的数据中心架构相比,通过 HCI,可以将构建私有云虚拟化基础架构的时间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这使企业和组织能够从小规模开始迅速部署私有云,然后按需扩展。
除了企业用户,云服务提供商也能利用超融合云的优势延长云平台的服务寿命和盈利能力。例如,CSP 可以通过超融合调整平台规模。由于服务器集群大小固定,云平台太大则会难以实现盈利,太小则可能发生超载,因此云平台规模很少能确定。但是,HCI 集群规模是按节点扩展,能够有效降低平台调整产生的一些风险。同时,当工作负载需求增长时,扩展小集群超融合云也会更加容易。
超融合供应商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来区分他们的产品。例如,集群大小,节点大小和配置,存储类型,虚拟机管理程序支持,容器部署,客户支持以及不断增长的多云。
在过去的几年中,使用两个或多个云计算服务的多云已成为企业云规范的一部分,推动 HCI 厂商改进产品,为多云环境提供更多支持。
超融合和私有云不是被替代的关系,恰恰相反,超融合产品让 IaaS 层真正具备了分布式架构和软件定义属性,从而带来存储和计算资源的整合、按需扩展和按需投资的“云”特性,而融合部署方式进一步简化了 IT 基础架构,并降低了系统的总拥有成本。目前,基于商用超融合产品进行私有云 IaaS 层云化改造正在成为主流方案。